「哇!中壢還有這麼一大片田!」每當遊客發出這樣的驚嘆,胡真萍心底便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。是的,桃園還有農田,而且精益求精,農業實力堅強。
胡真萍的家族五代都是稻農,民國65年成立嘉豐米行,四十年來生產、銷售一條龍。家門打開便是近二十公頃、一望無際的稻浪的她,回憶小學寒暑假都要跟著爺爺下田,爺爺在前方駕駛割稻機,小孩子則緊跟在後裝袋,塵屑飛揚,搔得臉頰很癢。
胡真萍大學讀的是商業管理,同輩四個兄弟姊妹原本沒有一個要返家從農,米行一度要歇業大吉。然而十二年前,待在電子業的大哥毅然決定回家繼承近半世紀家業,並就近照顧家中長輩。胡真萍接著也回來,扛下業務與行銷之重責大任。

農場如今主要種植芭寶米和黑豆;米店則一改傳統的一杓一杓散賣,採真空包裝,另外也要進攻禮盒市場。轉型的背後,是一連串與長輩的溝通。「真的是一路一直唸。」胡真萍笑著回憶。她表示哥哥剛接手時,發現穀倉空間不夠,放不下的米就擱在曬穀場,用帆布遮著,不利於維持品質。於是他們決定花大錢擴建烘乾機廠房,米烘乾之後即能貯存於鐵槽中,不用再一包包堆疊如山。她坦言當時覺得很可怕,除了長輩的叨唸,自己心中也是充滿茫然與掙扎,不確定到底做不做得起來。因此她勤跑全臺各地的農產品展售會,也在大大小小的地方活動擺設攤位,任何機會都不放過。

米行主打的芭寶米,是桃園三號米,米粒飽滿,口感香Q,更能嚼出淡淡的芋頭香,曾在2011年的十大經典好米競賽中,拿下六個名次。「芭寶」的命名由來,是因為中壢在地的芭里國小曾在食農教育課程栽種過,便沿用來建立品牌。隨著胡真萍全力爭取產品曝光度,芭寶米的名聲漸漸打響,訂單湧入,鄰里活動也常常買來當伴手禮。長久耕耘終得甜美豐收,也受到長輩的認可。
數位時代變遷飛快,胡真萍曾經在臉書直銷稻米,賣得很好,打包到連貨運公司都怕,但現在又需要新的行銷方式才賣得出去。與古早米店的人情買賣截然不同,負責行銷的她必須時時刻刻吸收新知,才能適應社會脈動。她積極參加、協辦各種行銷課程與工作坊,不畏面對壓力山大的行銷挑戰。
由於市集的推廣比較有限,胡真萍也與其他在地青農串連,設計食農教育活動向下紮根。他們安排親子團實際下田,體驗踩上泥土的感覺,期許對土地的情感能夠發酵,進而認可、支持這片土地上的好味道,讓在地優質農產品得以繼續前進。